2017年11月15日,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發表題為《自主創造助力供給側改革 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主題演講。下面是演講實錄: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
大家下午好!每一次參加一種大會都會帶來一種新感受。這次大會是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作為主題的第三屆論壇,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句話是來自于我的夢想,我相信也是中國制造業企業家的夢想,因為我們應該有責任,有擔當。
首先,談第一個感受。今天開場是《我的祖國》,這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真想到臺上和大家一起唱響這首歌。第二個我們要自豪的是機器人,今天用它們的演奏唱出了《我的祖國》,這是中國機器人的自豪。所以有了機器人和人類的互動,而唱出了這首美好的旋律,展示了我們中國的力量。
第二個感受,今天來到會場,有我們各大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科技報,還有機械協會的會長,以及我們最重要的,把握未來發展方向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馬駿所長。剛才我聽陳總作為媒體人,他問我們今天在這里參加這個會議的,是哪一方面人最多,媒體最多還是企業家最多,后來得到的結果是媒體最多,也就是說我們的媒體長期以來對中國制造的關注和支持,是讓我們非常感動和鼓舞的。所以講到這里,我覺得我們三次論壇,在每一次的論壇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制造的變化,看到我們創造的力量,以及我們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企業家在今天這次論壇,我們想展示想表達的就是挑戰。
柳院士剛才講了,中國制造,德國工業4.0,我們的2025,以及美國對未來的智能發展,都是在一個奔跑的路上,只是跑的遠一點,近一點,那可能相比起來,中國制造沒有跑在最前面,還在追趕的過程當中,但是我相信,我們只要有挑戰精神,我們一定能成為領導者。當然這個領導者最大的價值,是我們為這個世界所做出的貢獻。我們格力這五年給國家的貢獻,已經超過了800億,這800億當中,其中有200億是來自于2017年的貢獻。我們的利潤也從2011年的6%一直到2016年的15%,這兩個數據變化,足以證明了中國制造的力量,所以我們要具有一種挑戰自我的精神,來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實現。這一次的論壇時機非常好,好在十九大為我們未來五年做出了規劃,描繪了藍圖。在這幅藍圖上,我們的制造業更應該展示我們的風采,所以我覺得我們要有挑戰精神。
第三個我認為是責任。中國制造業的責任就是一定要打破過去的觀念,不能再做跟隨型,模仿型。當然,我們不反對到國外購買技術或者是談合作,但是真正成為一個創造者,要看到自己的責任所在,我們一定要走一條自主研發的道路。我們更重要的體現產品的同時,背后能支撐的我們培養一個自己的強有力的人才隊伍,這就是我們2025要做的貢獻,這就是我們當下的責任。
今天看到我們的機器人是小機器人演奏,我們大的機器人已經達到了180公斤、200公斤,根據我們的體量大小滿足不同領域的需要。當然過去一講格力,聯想起來的是空調,但是格力今天真正是一個全球化的多元型的工業集團。我們現在已經不局限于在生活品質上的應用,剛才上來的這位是箭牌衛浴的負責人,他說箭牌的產值只有格力的20分之一,但是我覺得每一個不同領域不是用簡單一個經營數據展示你的風采,而是你在這個行業里,你給人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這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量。如果你僅僅做10個億,但是因為你10個億給我們的生活水平質量帶來提高,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享受,這就是你的價值。所以我們一定要打造出自己的研發團隊出來,我們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引領這個行業,引領這個世界。
中國在過去五年當中,在十八大五年當中,讓世界了解了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引領下,過去有人說,我們是通過“一帶一路”輸出產能,錯了,我認為走出去,“一帶一路”是讓我們中國的文化走向了世界,是讓我們中國的制造走向了世界,讓中國的品牌走向了世界。我前段時間剛剛到英國,同隊的人在講,我們經常講外國多么好,但是這次來你的感覺有變化了嗎?有,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國外有一片大的,天然的一種環境,而我們中國要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要靠人工來解決,這就是本質的區別,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偉大之處。在國外的路上,不要修飾的,它就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我們沒有,我們是巨大的人口國家,十幾億人口,但是我們的資源是不是很豐富呢,可能也不是,所以我為我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而且這五年來,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從過去到國外購買馬桶蓋,到今天我們能夠自給自足的同時服務于世界,所以責任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個是擔當,這個擔當在互聯網的時代,在物聯網的時代,制造業是傳統產業,搞金融,搞投資,搞這些虛擬經濟作為一個現代的產業,我認為這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它是一個完美的結合,這是時代的變化。所以我們要有擔當,我們今天來的這些企業,通過媒體,把我們連在一起,我們更多的企業要集結我們的力量,在這個新時期,我們要共享,我們要共贏,讓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了解。
最后我想講,我們擁有了挑戰精神,我們有了責任感,我們有了擔當的勇氣的時候,我們展望未來。中國是我們最熱愛的地方,中國是世界最美的地方,同時我展望未來,中國制造2025一定能實現,我相信以格力這樣的挑戰精神,同時我也相信,有很多的企業跟我們有共鳴,我們一定要讓世界上,我們能服務于世界,是因為我們的創新,因為我們的技術來改變世界,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同時,按照總書記十九大的規劃,我們中國把人民生活的需求和我們的目標結合起來,我相信未來的那一天,就是我們期盼的,也是能夠達到的。
最后,祝愿我們在座每一位,在未來五年我們攜手同行,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再次感謝媒體對中國制造業的關注和支持。同時,不是像陳總講的“忽悠”,而是“呼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