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中國家具協會、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皮革協會、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等八大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由東莞市環境保護局、厚街鎮人民政府、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東莞訊通會議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論壇”盛大舉行。來自環保部、廣東省、東莞市以及全國各地的家居全產業鏈相關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家、技術人員共800多人出席了論壇。
時隔一年,中國家居產業鏈上這一最高規格的綠色經濟研討盛會再次啟幕,體現了相關各方對家居行業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2016年11月,正是這是這八大國家一級行業協會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家居產業供應鏈聯盟”,并在東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首屆中國家居產業供應鏈綠色論壇,開創了一個從國家層面,以最高規格、國際視野深入探討行業綠色發展的導向性平臺。本屆論壇舉辦前夕,正值國家加大環保整治力度的大背景下,論壇更是引起了行業內外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同時,本屆論壇還加入了直接推動家居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具體行動舉措,為大會增添了重大的戰略意義。
國家環保部、廣東省環保廳、東莞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領導,東莞市厚街鎮黨委政府相關領導,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會長孫蓮英、中國家具協會秘書長張冰冰、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石峰、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錢小瑜、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楊曉京、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聚氨酯制品專委會秘書長劉衛東等八大協會和全國各地家居產業鏈相關商協會領導,以及東莞名家具俱樂部理事長林炳輝、廣東現代會展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亨通、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總經理方潤忠先生等領導、嘉賓出席論壇。
“綠色創新”引領行業方向
本次論壇上,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喻麗君、環保部東盟中心副主任張潔清、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主席團主席、中國涂料協會會長孫蓮英等嘉賓分別致辭。他們的發言,都透露出一個行業信息,以“協同發展、綠色創新”這一主旨,來引領家居全產業鏈發展方向。
東莞市副市長喻麗君在致辭中指出,去年東莞和八大協會聯合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家居綠色供應鏈論壇,有效推動了承載制造強國使命的家居行業朝著綠色、環保、節能、高效和智能制造的方向發展,強占全球家具制造業發展的制高點。第二屆中國家居綠色供應鏈論壇再次相聚東莞,圍繞家具行業“協同發展,綠色制造”的話題,不僅是對首屆論壇工作的延續,更是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加快建立綠色生產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率先舉措。
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張潔清介紹,國務院把積極倡導綠色供應鏈作為推進供應鏈創新和應用的一項重要任務,綠色供應鏈在家居行業領域大有可為。家居行業相關制造業同時也是中國制造業一個重要領域,而東莞厚街又是著名的家具制造基地,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所以家居行業在東莞試點,它的綠色制造和創新的發展,一定會幫助中國制造在世界舞臺上能夠大展拳腳。
中國涂料協會會長孫蓮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家居產業作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行業,也步入了全產業鏈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關鍵期,本次論壇以“協同發展、綠色創新“為主題,緊緊圍繞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積極搭建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協會、家具產業、企業以及參展商、采購商、經銷商、供應商等的交流和合作平臺,為大家提供家居產業發展的趨勢探討,新成果,新技術發布,新產品展示,人脈資源拓展,以及上下游供應鏈之間合作共贏的機會。
專家主題演講打開新的發展思路
論壇上,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吳嗣駿解讀了最新環保政策法規;著名經濟學家徐洪才教授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中國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侯敬杰闡述了未來綠色家居采購的有關要求;美國環境保護會副主任武春玲發表了《推動環境信息公開,助力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主題演講。為家居產業鏈企業有效應對環保要求,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滿滿的“干貨”。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吳嗣駿解讀了最新環保政策法規,為參加論壇的企業帶來了具有指導意義的分享。吳嗣駿首先解讀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分享了今年以來已經實施的部分重點政策措施,包括環保專項督察相關專項行動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并表示,環保部對于環境違法企業零容忍,要還給守法企業一個公道,讓守法企業不吃虧,但同時對于“一刀切”的做法是堅決反對的。
徐洪才在演講中表示,當前世界經濟以及出現了明顯的復蘇跡象,中國的經濟也已經超過了預期,估計四季度經濟增長可達到6.7%,全年平均下來增長6.8%,這是超乎預期的。未來十年好事連連,黨的十九大召開全球矚目,2025年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所以未來值得期待。
侯敬杰在演講中分析了房地產行業五大發展趨勢,并向企業介紹了房地產企業的采購模式。武春玲則分析了環境信息公開的背景、內容及意義,以及綠色供應鏈對環境信息公開的推動作用,并建議家居產業鏈發揮行業協會的技術引領和自律監管作用,推動行業環境信息公開;發揮“行業領跑者”金牌企業的引領作用,將環境責任融入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
聯盟平臺正式啟動奠定里程碑式跨越
論壇上,“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平臺”也正式啟動,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石峰、中國家具協會秘書長張冰冰、中國涂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孫蓮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市場部副主任郭亮、中國皮革協會主任馬瑞華、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楊曉京、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分會秘書長劉衛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辦公室副主任莫杏梅等八大協會領導上臺共同啟動 “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平臺”。聯盟的平臺,從此將為各個行業之間對接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綠色聯盟”平臺搭建方戰略運營部總監李健介紹說,在這一年時間里,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圍繞協同發展、綠色創新這個根本宗旨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將互聯網+深入應用到業務實際操作中,目標是打造一個家居行業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綠色供應鏈生態平臺,這個壯舉也由此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奠定了聯盟發展的里程碑式跨越。
未來,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平臺將服務于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生態的每一家企業,通過互聯網的形式,搭建信息通路、交流合作通路、在線交流通路、金融服務通路、銷售渠道通路,將這些通路的內容都形成平臺產品,并通過不同的組合形成服務包,適應不同企業個性化需求。通過平臺用戶線上數據采集,建立細分行業的多樣數據模型,向產業鏈各端提供真實、準確、及時、有效的市場數據,幫助其快速滲透行業,為政府制定宏觀政策,協會制定服務標準,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提供更完善,多樣化的參考依據。同時,運營團隊是來自阿里、京東等國內一線的互聯網精英組成,這樣的基礎也為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提供更專業服務的有效保障。
第二批聯盟成員成為綠色供應鏈生力軍
2016年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并從聯盟八大行業協會精選出了85家企業作為聯盟第一批成員。今年第二年,聯盟再次在各個行業當中優中選優,推薦了36家企業作為第二批聯盟成員。本次論壇上,中國涂料協會會長孫蓮英、中國家具協會秘書長張冰冰、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石峰、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會長楊曉京還為第二批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37位成員頒發了牌匾。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錢小瑜表示,聯盟企業都是各個行業的行業龍頭,是跑在行業最前面的環保領跑者,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進入聯盟。所有的企業都必須是精品企業,也能夠為下游企業提供信得過的產品。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侯敬杰認為,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選取優秀企業作為成員,等于為房地產企業的綠色采購把了一道關,因為房地產企業采購家居產品不僅看重其本身的品質,也看重整個原材料的構成。產業鏈的構成是必然的,家居產業鏈已經做得很好,現在家居產業再加上原輔材料,聯結起來,更是非常好的做法。中國房地產協會也非常樂意與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合作,并重點關注聯盟的會員企業。
綠色供應鏈東莞指數第二批評價結果發布
論壇上,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張潔清發布了第二批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企業東莞指數測試結果。
據張潔清介紹,經過2016年一年東莞指數的試用評價之后,今年對東莞指數的結構和具體的指標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重點主要是增加實用性和操作性。
目前新的東莞指數包括了綠色設計和采購,綠色生產和物流,綠色銷售和回收,每個部分包括基礎類指標,提高類指標和特征類指標,共計34項評分指標,最后評估結果是以星級來劃分,這是今年東莞指數的基本情況。希望能夠通過這些量化的指標對企業和供應鏈綠色化程度進行評價,而且通過這些非常直觀的指標,能夠告訴企業實施綠色生產關鍵的節點和未來改造的方向。
張潔清表示,2017年,東莞指數又在拓展了新的行業。通過在家具、制鞋、電子等行業的38家企業對運用東莞指數進行了評價,評出3家五星級的企業和10家四星級的企業。期望東莞指數現在是東莞企業在試用和評價,未來東莞指數能夠隨著綠色供應鏈的發展走出東莞,走向珠三角,甚至走向全國。
“環保對話”促進行業發展
在新的環境保護政策的促進下,我國的環保產業也迎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在新法的強制實施下,各行各業也紛紛轉型,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提高了對制造業的要求,促進了行業發展。今年的環保檢查,倒逼生產企業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落后產能正逐步退出市場。當行業發展到轉型升級的歷史拐點,順應消費市場的需求、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的推行,對于各個行業來說,就是最大的突破口。在本次論壇的對話環節,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喜夢寶、東莞市兆生家具有限公司、山東金優木業科技集團等來自家居行業、縫紉制造行業、涂料行業等不同行業的優秀企業分享了在環保方面的成功案例,為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
中國家具協會秘書長張冰冰在對話時表示,按照十九大的精神,相信未來家居產業鏈每個行業都會不斷創新,為國人生活方式提供更加有環保的、健康的產品,這也是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