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人物網據作者在南方科技大學的演講整理
大學時光就像一段曾經無比美好但最終不得不超越的感情。相信各位同學此刻的情緒很復雜。有感傷,也有憧憬;有依依不舍的留戀,也有開啟一段新旅程的興奮。更重要的是,你們面臨一次選擇,要進入真實的社會和世界。
1、智能化新時代
真實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我剛參加完在大連舉辦的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這次討論的主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及對人類經濟社會帶來的變革。的確,人類社會每一次大變革都源于科技的大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很幸運,上的是科技大學。
我們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由電能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信息化。現在,我們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生命科學、機器人為代表的技術正在催生一個嶄新的智能化新時代。過去5年,世界和中國已經悄然發生巨大的變化:新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崛起,新產業模式的興起。
我們不妨先看一些跡象:
全球最有價值的5大公司都是科技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而且都在成為人工智能公司!
全球十大互聯網公司,4家來自中國;
全球最大的圖書館Google、Baidu沒有一本書;
全球最大的通訊公司Facebook、騰訊沒有一座基站,也不生產手機;
全球最大的出行公司Uber、滴滴沒有一輛車,也沒有一個司機;
亞馬遜/阿里巴巴超越了所有Walmart、Costco實體店市值的總和;
特斯拉超越百年汽車制造商GM、Ford,成為美國最大車企。
我們看到,所有的設備都能看、能聽、會說;無人出租車載著乘客,無人卡車載著貨物,無人機在天上送著快遞;機器可以實時、準確地翻譯;可以快速分析患者病情,讀片診斷,做手術..... 同時,機器也是有溫度的,可以幫我們找回失散多年的親人。最近百度跨年齡、隔代人臉識別的技術就幫被拐27年的男子成功尋找到了父母……
人工智能在大幅度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在重塑社會和經濟的架構。有些產業和工作將消失。不需要很多翻譯,也不需要很多專職司機;不需要很多中介,也不需要很多流水線工人。任何可重復性的腦力和體力工作將被機器取代;任何可描述的、有固定規則的、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機器都會超過人類。但另一方面,更有創意,更高品質,更有想象力的,更有趣味的工作也將產生。可能今后不需要工作那么久了,一個星期工作三天,另外四天和家人或者和朋友去享受,去娛樂。
對于同學們來講,這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我想,我們南方科技大的學生,最不怕的就是不確定性,你選擇這所學校,就是沒有一個定性,未來許多無法預測,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令人困惑的時代!對于即將走入社會的同學們,我給大家提一些建議。
2、做永恒的學習者
做永恒的學習者,應對變化。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數據和信息都在爆炸性的增長,每年產生的新數據是有史以來產生的數據的總和。5年前學的靜態的知識80%沒用,重要的是動態的學習能力。曾經有教育學者說過,”教育就是把學到的知識忘記后所剩下的東西”。你們在大學學到的不重要,怎樣學更重要。人工智能時代,機器都在學習,人類更應該學習!
�3、人生是賽場
人生是賽場,不是戰場。在達沃斯會議上,有個小插曲。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先生談到企業競爭時說,現在產業加速變革,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克強總理補了一句話:“快魚一定會優于慢魚,但我希望,慢魚能夠加快速度追上快魚,快魚也能夠回過頭來幫助慢魚。”我覺得很有道理。人生是比賽,通過競爭,把所有選手的潛力、實力和能力充分激發出來,最后大家都是winner。不是戰場,非要你死我活,把對手置于死地。沒有底線,大家都是loser。人生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賽場,我們永遠都在起跑線上!
4、大膽試錯
大膽試錯,找到你的路徑。不要相信“雞湯”和“成功學”。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你的選擇;沒有最完美的人生,只有你的人生。五年前,我女兒選大學時,作為父親,我做了一些研究,并用我的人生經驗給她提供很靠譜的建議,但她友好拒絕了我的建議,“Dad,It’s my school, it’s my choice and it’s my life”。她對于自己的選擇很堅定,努力地走著一條遵循內心、屬于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
最后希望同學們:保持你的激情、保持你的純真、保持你的棱角、保持你的鋒芒。你不需要八面玲瓏;你不要遵循傳統;你不需要圓滑世故。
再次祝賀你們、祝愿你們、祝福你們,找到人生的重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