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人物網整理編輯)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來日方長,但是生命來來往往,太多事情在無常中就可能永遠消逝了,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就再無可能。
或許,只有歷盡世事,才會明白,眼前擁有的,才是真正應該珍惜的。
是61歲北大教授孫祁祥的一篇演講《珍惜》。
同學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從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到研究生,你們“按部就班”地走到了今天,應當說非常幸運。要知道,我這一代人在我曾經歷過的那個青年時代,沒有你們的這份幸運,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青年人沒有你們的這份幸運,所以,你們應當對你們得到的這份幸運格外珍惜。
作為一名年齡比你們長,閱歷也比你們更加豐富一些的人,今天,我想就“珍惜”給你們一些建議:
請珍惜當下
做好每天的事情,而不要給自己太多懈怠、拖延的理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人生真的就是一場馬拉松,每一個到達終點的人,都是從第一步開始、從每一步積累的。
我希望你們能珍惜當下、認真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情,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量做到極致和卓越。養成這樣的習慣,將會讓你終身受益。
請珍惜他人
在大千世界里,在蕓蕓眾生中,我們能走到一起,真的就是一種緣分。
因此,要學會珍惜彼此:珍惜師生情;珍惜同學情;珍惜朋友情,不要把從別人,甚至你的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看做“理所當然”,而要心存感激,常思回報。
當然,這種珍惜是對真的、美的、善的情感的尊重和顧惜,是在無關重大是非原則問題時表現出來的寬厚和寬容。而如果觸了底線,絕對不要遷就和縱容。
請珍惜自己,特別是你的健康
不要因為年輕就肆意透支你的身體。
有一句格言說:“有兩種東西喪失之后才會發現它的價值——青春和健康”。但青春逝去,未見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優雅不在;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猶在,年輕于你何用?財富于你何用?時間于你何用?
我特別贊同瑞士心理學家亞美路對健康的洞見:
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你可以像“瀟灑走一回”那首歌中唱到的那樣“我用青春賭明天”,但同學們,千萬不要“用健康賭明天”。
我希望你們一定平衡好學習和鍛煉身體的關系,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青年人。
請珍惜你內心的渴望
請珍惜你內心的渴望,而不要忽視它、壓抑它、甚至掐滅它。
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而不要人云亦云、心浮氣躁;不要去跟別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足矣。
當然,選擇自己心之所屬并堅守,有時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將會有更多的淡定和從容,更多的積淀和突破,更多的喜悅和快樂。
最后,請珍惜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40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名上山下鄉知青的時候,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能夠進入大學讀書,更別說攻讀博士學位、出國學習、當上北京大學的教授。
我常常想,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這個時代給予了我們每個人以機會。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而最好的珍惜,就是為這個時代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在今年7月份經濟學院舉行的畢業典禮上,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在致辭中引用一位戰斗機飛行員的話:“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只能為祖國犧牲一次”,讓所有在場的人熱淚盈眶。
這種攝人心魄的愛國主義宣言,也正是百余年來,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我們北大人的情懷
一輩子真的很短很短……
有多少人說好了要做一輩子的朋友,可轉身就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明明說好明日見,可醒來就是天各一方。
歷經千山萬水,三毛說:“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大鋼琴家霍洛維茨說:“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原來最有力量。”
顧城說:“我需要最狂的風和最靜的海。”
人生中最長久的擁有就是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