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發生什么事情都不稀奇。
前幾天,維秘的英國公司宣布破產。
ZARA宣布關閉全球旗下1200家門店。
星巴克將在未來18個月內,減少400家門店……
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公司,也身陷漩渦,面臨取舍。
洪流之下的個體,人生更是打了折扣。
全球上億人負債、上萬家公司倒閉。
每家公司關閉背后,都有成百上千的家庭陷入困境。
你呢,最近好嗎?

這幾個月下來,逐漸認清一件事——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開豪車的哥們消失了,一聲不吭,不曬酒局也不賽馬了。
5月初的時候,他試探性地發了條朋友圈:
“有人喜歡吃小龍蝦嗎?十三香的,盱眙的,清蒸的……”
末了,還在評論區補充:
“同城送達,價格美麗,龍蝦我洗得很干凈。”
做電影的朋友焦慮了幾個月,坐不住了,把影院里的周邊和爆米花拿出來賣。
“賺十塊八塊的也是錢,總比沒有強啊,對吧。”
和設計師閑聊,姜姜說自己最近關了朋友圈。
“我最近不刷了,太多微商廣告了。”
過去曬首飾曬下午茶的姐妹,現在曬的是產品;
過去業務忙得不停的前輩,閑賦在家種起了玉米。
“看到大家的近況有些心疼,也有點焦慮。”
于是每個月的透支消費越來越少,存的錢越來越多。
這兩天,北京有一位外賣員確診了。
數據顯示,他一天跑50單,從7點到晚上9點。
下班然后接妻子回家,買菜做飯。
打開評論沒有指責,大家都是滿滿善意,真的被感動了。
47歲不是小伙子了,一天50單并不容易。
平均每單算3公里,一天150公里;
平均每單算10級臺階,1000級臺階爬上爬下。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可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每一個為生活奔波的人,都是勇士。
每天的后臺,我都會看到各種留言:
“23歲,剛畢業還沒工作,挺焦慮的。”
“人到中年,想要撐起這個家,壓力很大。”
有位創業的讀者,給我發來消息。
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
你在朋友圈看到的華麗照片,P掉了多少生活中的苦難。
看了一份報告,數據有些驚心:
全球六分之一年輕人失業。
評論下方很多人深有感觸。
每條評論都是故事,都是成年人的不易。
這幾個月,很多人突然意識到——
有些舒適再也回不去了,世界有可能變得更加嚴酷。
如果你現在工作穩定,收入不受影響。
請善待你的公司,因為他扛下了所有。
成年人的崩潰,比你想的要容易許多。
有人還在寫字樓眺望未來,突然就收到了裁員通知;
有人年前月薪過萬,現在每個月兩千基本工資。
越來越多的人脫下西裝,穿上了騎手服或快遞服。
原本頓頓下館子的人,為了省錢自己買菜做飯。
在寬敞的寫字樓辦公的精英,開始挨家挨戶推銷產品。
“出來賺錢,不磕磣。”
有人這樣描述失去工作,假裝上班的中年人:
他們看起來不年輕了,臉上沒有任何情感波瀾。
總是孤獨地坐在咖啡廳的角落里,一杯咖啡應付一天。
手卻沒閑著,不停敲電腦鍵盤或者打電話,眼神中遮掩不住的焦慮。
都不容易,一定要再努力一點才行。
《中國合伙人》里有句臺詞很好:
“掉在水里不會淹死,呆在水里你才會淹死。”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經歷著同樣一片泥潭。
掙扎會滿身泥土,但可以上岸。
但放棄了,就一定會沉沒。
《金氏漂流記》里,男主金盛瑾債臺高筑、被妻子拋棄。
陷入絕望的他跳下了漢江大橋,沒想到漂到了一個小島。
他再次走進深水、上吊,以各種方法嘗試自殺。
直到撿到一個速食炸醬面袋子,饑腸轆轆的他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為了做一碗炸醬面,他刮鳥糞,收集里面沒被消化的玉米,種在地里。
他每天都去照顧幼苗,除草、施肥,趕走小鳥。
有了信念,生活就一定會有所起色。
無論現在身處什么崗位,正在經歷什么樣的人生。
咬牙挺住,比什么都更重要。
有網友說,家附近開了6年的老店,關了。
他曬出店家的關店通知,末尾的那句祝福卻讓人鼻酸。
“祝同行挺住!再見!”
哪怕在最難的時刻,也不忘給其他人帶來希望。
我也一直堅信,有溫度的人,做什么都能成功。
往后的日子共勉,一起加油。
那個賣了豪車的朋友,給我發微信:
“最近賺了一點小錢,生活是壓不垮我的。
看到他的話,我真的很為他開心。
只要飽含熱情,生活就不會放棄任何人。
朋友圈有人悲觀地說,再也回不去過去了。
但即便這樣,那又怎樣?
我們有當下,還有未來,可以好好把握。
畢業的,待業的,創業的,工作的……
這一年全世界都不容易,你也一定可以熬過去。
簡·方達的一句話,我想送給大家:
“我這一生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我都挺過來了,因此不會再為雞毛蒜皮的事傷腦筋。
回望過去,我想說:我撐下來了。”
只要生活還在繼續,我們就還沒輸。
難走的都是上坡路,難得的都是好日子。
看完文章點個“在看”,給自己打打氣。
一切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