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人物網 - 匯聚家居精英、傳播家居文化、引領家居潮流

    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文化 > 家居設計 >

    偽文創盛行的當下 如何讓更多企業迎接“第二次”浪潮

      前言:任何文創產品都不應該高高在上,更不應該為了表現藝術而脫離生活拋棄產業。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創設計應該是可以結合產業落地生根的,能走進尋常百姓家的。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文創產品高居神壇,遠離大眾,價格奇高。幾年前的第一次文創浪潮來襲時,被少數先知先覺的企業強行助推,一路狂奔。于是,具有敏銳市場嗅覺和強大資源的跟進者們,這幾年都在暗自行動,借助文創設計和原創研發這樣的噱頭為企業貼金。很少有企業真正扎根到產業深處去發現、提煉、孵化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產品。

      當然,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這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文創產品的價值被無限放大后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和膜拜。最直接的壞處就是,文創產品所描述的美好與實際所呈現出來的價值出現落差,讓人曲解了文創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進而讓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放任了很多機會卻不以為然——以為所謂的文創離自己都很遙遠,都不靠譜,都看不懂。

      文創產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07年,四川設計聯合會在一藝術館召開籌備會,提出了設計將迎來大發展的黃金機遇,各鐘支持創意設計的政策也將陸續出臺。當時幾乎所有人對這一預判無動于衷,對所謂的政策支持更是嗤之以鼻。

      2012年,成立四年的設計聯合會在一創意園舉行沙龍活動,受益于設計政策扶持的公司坐而論道,當時協會又提出了另一個預判:文創風暴正在形成,且即將席卷各個產業,有實力的公司如果趁早布局,極有可能成為文創領域的“獨角獸”。

      現在回過頭來看,包括當時抱質疑的很多機構和個人,現在已經成為四川文創設計的最大受益者:有的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創意產業園、有的企業成為了國家級設計中心,有的甚至搖身一變成了一張城市文創名片。

      再看看后來持續跟進的企業們,即便是項目與創意設計關聯不大,在表述時都會貼上“文創”的標簽,甚至一些原本普通的寫字樓,也會取一些“總部創意”“研發院”之類的名字……在各種推波助瀾的商業行為里,仿佛一夜之間,第一波的文創浪潮已席卷大江南北。

      但是,很遺憾,在看似紅紅火火喧囂熱鬧的文化創意產業表象之下,背鍋的文創內核卻顯得落寞無比。

      在中國就是如此,當一個現象或者趨勢被過度解讀后,往往會一擁而上,其發展方向也就逐漸背離初衷。當前的文創產業正出現這樣的苗頭——雖然它真正的價值開發還沒有開始。但個別先行的企業通過借助自身資源無限放大了文創的逐利性,也獲得了大量的政府支持和媒體追捧。但這些所謂的榜樣,更多的是一種意識形態,或者說只是通過包裝和美化獲得的媒體曝光度和政府的扶持資金,對產品獨特的文化價值研究卻漠不關心,至于說文創產品應融合大眾生活更是覺得無稽之談。這誤導了更多的后來者,甚至很多中小企業對潛心產品創新都表現得不以為然了。

      合唱了十年的產學研大融合才剛剛開始

      一個區域的文創品牌打造需要政府、企業、院校、機構等多方的參與和聯動。就如我們說了無數年的產學研大融合一樣,就字義的理解似乎早已耳熟能詳,但實際上真正的產學研大融合才剛剛起步。

      我們所知道的產學研融合,大抵都是學校找幾家企業掛名授牌,有時來學校搞搞講座,有時去企業參觀座談,最后學生就業時,合作單位優先選用……

      當然,不可否認,現在很多院校在產學研融合發展上正在做大膽嘗試,但參與的各方到了中后期都會或多或少的背離初衷——潛意識的選擇以己方為主體的小團體行為,然后讓貌合神離的產學研止步于各自的價值取向。

      以新都為例,轄區內的西南石油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省社科院、農科院、國家大學科技園……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為文創設計和企業孵化對接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如果打通隔閡和價值取向,通過政府的無形之手牽線搭橋,企業提出設計需求,院校派出專家團隊,學生作為課程考核,專業設計機構提供信息支撐,立足產業需求,探索建立多方共贏的常態化項目合作機制,相信產學研大融合不但會迎來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文創之花在肥沃的土壤里也會灼灼盛開!

      新繁家具產業園 已經錯過兩次創意產業融合的機遇

      關于新都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背景,無須贅述。支撐地方文化元素的產業很多,但如果僅僅依托歷史文化背景作為支撐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進行產業轉化。只有將區域的文化元素與產業的特色相結合,才能真正讓文創產品生根發芽。

      以新都的家具產業為例。筆者一直驚嘆于由數個家具建材博覽城和家具工業園組合而成的成都(新繁)家具產業園居然會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創意產業融合的機遇。

      我們先看看新都家具產業園的數據:園區規劃占地面積6平方公里,園區總投資180億元以上,其中家具制造基地40億以上,家具建材CBD中心投資140億元以上。園區有十多個大型國際家居建材博覽城。轄區內有近千家家居配套企業,每年每個企業都要開發多個系列新品。而散落而居在附近的各類設計機構高達數十家。新都開全國之先河第一個成立了家具產業局。新繁鎮每年會舉辦兩次大型國際家博會……

      但很遺憾,即便是如此龐大的產業和市場,到目前為止,不管是官方還是企業,都還沒結合產業需求規劃一個創意設計產業園。雖然新都政府和產業園內的幾個家具城都曾先后提出過類似概念,但正如前文提到噱頭炒作一樣,都僅僅局限在一些空洞的口號上。缺少真正有魄力的大手筆規劃投入,以及對產學研融合的調研論證。

      嚴格來說,新繁家具產業已經錯過了兩次創意設計與產業大融合的機遇:第一次是香江在進行整片園區規劃定位時;第二次是幾大博覽城準備二期三期建設時。特別是第二次,即幾年前很多開業的家具博覽城面臨二期三期招商壓力遲遲不敢動工,但誰也沒有想過將幾十個單純的家具賣場結合龐大的產業需求、文創浪潮、產學研內核變身為集生產制造、設計研發、文創孵化、展覽交易、產學研融合的總部文化創意孵化園。

      結束語:正如網絡流行的一句話,任何一次機會的到來,都必將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對于目前大多數企業而言,當只看到被扭曲的文創價值體系后,是否會為放棄原創研發投入而慶幸?是否會誤導更多的企業錯過文化創意設計的春天?

      因此,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企業知道,真正的文創價值開發其實還沒有開始,更應該有人站出來說一聲:讓偽文創走開,讓更多企業來迎接文創的“第二次”浪潮!





    分享到:

    相關推薦

    伟德体育